肺部感染一般活几年
肺部感染的预后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感染类型、基础疾病、治疗及时性、年龄和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重症合并多器官衰竭者生存期可能缩短至数月。
1、感染类型:
细菌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2-4周多可痊愈,不影响自然寿命。真菌性或结核性感染需长期抗感染治疗,未规范治疗者可能进展为肺纤维化。病毒性肺炎中流感病毒所致者多数预后良好,但新冠病毒重症可导致肺功能永久损伤。
2、基础疾病: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5年生存率下降30%-50%。肺癌患者继发肺部感染后中位生存期约6-12个月。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未治疗者死亡率达90%,规范治疗可提升至10%-20%。
3、治疗时机:
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率低于1%。重症肺炎延迟治疗24小时以上时,病死率每增加1小时上升1.8%。呼吸衰竭患者未及时机械通气者48小时内死亡率可达40%。
4、年龄因素:
65岁以上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后病死率是青年人的3-5倍。90岁以上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30天死亡率高达50%。婴幼儿RSV肺炎多数预后良好,但早产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可能遗留长期肺功能障碍。
5、免疫状态:
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肺部感染死亡率达20%-40%。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伴肺部感染者,若粒细胞持续低下超过7天,病死率超过50%。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肺部感染复发风险增加3倍。
建议肺部感染患者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稀释痰液,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周3次每次20分钟的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注意居室通风换气,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定期复查胸片或肺功能,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出现持续发热、痰中带血或呼吸困难加重时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