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范围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范围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理想空腹血糖应维持在4.4-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具体目标受年龄、病程、并发症等因素影响。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成人糖尿病患者建议控制在4.4-7.0毫摩尔/升。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可适当放宽至8.0毫摩尔/升以内。监测时间应选择晨起未进食状态,持续高于目标值需调整降糖方案。
2、餐后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0.0毫摩尔/升,能有效预防血管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控制在7.8毫摩尔/升以下。进食高升糖指数食物或用药不当可能导致餐后血糖飙升,建议通过分餐制和餐后运动辅助控制。
3、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普遍控制目标为<7%。年轻无并发症患者建议<6.5%,而高龄或频发低血糖者可放宽至<8%。每3-6个月检测一次,数值异常需全面评估治疗方案。
4、夜间血糖:
夜间血糖不宜低于4.4毫摩尔/升,防止无症状低血糖发生。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者需睡前加测,若凌晨3点血糖<5.6毫摩尔/升提示夜间低血糖风险。动态血糖监测可发现隐匿性血糖波动。
5、特殊人群目标:
儿童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建议5.0-7.2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5%。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需避免低血糖,餐前血糖可放宽至7.8毫摩尔/升。终末期肾病患者因红细胞寿命缩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低估实际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性化血糖控制目标,通过规律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值,配合饮食管理如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结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同时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糖尿病能吃橙子吗
- 2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 3 糖尿病病人可以吃糙米吗
- 4 糖尿病诊断的方法
- 5 糖尿病有并发症吗
- 6 糖尿病足有什么初期症状
- 7 糖尿病引起的便秘用什么药
- 8 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