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传染方式有哪些
甲型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污染物间接传播五种方式传染。
1、飞沫传播: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含病毒飞沫,可在1米范围内被他人吸入呼吸道导致感染。这是甲流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风险显著增加。
2、接触传播:
病毒可通过感染者分泌物污染的手部、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传播。健康人群接触污染物后未清洁双手即触摸口鼻眼时,病毒可经黏膜侵入。研究表明甲流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时间可达8小时。
3、气溶胶传播:
在医疗操作如气管插管、雾化治疗时,可能产生直径小于5微米的病毒气溶胶颗粒,这些颗粒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并传播至较远距离。普通环境中气溶胶传播概率较低,但在通风系统不良的密闭空间仍需警惕。
4、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甲流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中的分泌物传染给新生儿。妊娠期感染还可能引发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并发症,需特别加强产前防护。
5、污染物传播:
被病毒污染的餐具、毛巾等物品可能成为间接传播媒介。甲流病毒在棉布等多孔材料上存活时间较短约15分钟,但在不锈钢等非多孔表面存活时间可达24-48小时。
预防甲流传播需综合采取防护措施。保持室内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20秒以上;流感高发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深绿色蔬菜及优质蛋白摄入,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并适度进行快走、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免疫力。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居家隔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