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怎么治疗彻底除根
胆囊结石可通过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等方式治疗。胆囊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道感染、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药物溶石:
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是常用的溶石药物,适用于胆固醇性结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这类药物通过改变胆汁成分促进结石溶解,需长期服用并定期复查超声。溶石治疗对色素性结石无效,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2、体外冲击波碎石:
利用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颗粒,配合溶石药物促进排出。适用于单发、直径小于2厘米的胆固醇结石,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可能出现胆绞痛、胰腺炎等并发症,碎石成功率约50-70%。
3、腹腔镜切除术:
通过腹壁3-4个小切口完成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或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胆漏、出血等并发症,需住院3-5天,2周内可恢复正常活动。
4、开腹切除术:
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合并严重感染、解剖变异或腹腔镜手术中转病例。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但创伤较大,需住院7-10天。术后需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6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5、经皮穿刺引流: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胆囊置管引流,适用于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缓解急性期症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需定期冲洗引流管,可能发生导管脱落或感染等并发症。
胆囊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建议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适量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胆汁排泄,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稀释胆汁。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术后患者应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消化不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