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内膜癌b超表现
早期子宫内膜癌在B超检查中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内异常回声、血流信号异常、肌层浸润征象及淋巴结肿大。
1、内膜增厚:
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超过4毫米或育龄期女性异常增厚需警惕。B超显示内膜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能伴随内膜-肌层交界模糊。内膜增厚是早期最直观表现,但需与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等良性疾病鉴别。
2、异常回声:
宫腔内可见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部分病例可见点状强回声,提示可能存在坏死或钙化。异常回声区多位于宫底或宫角,需结合造影增强超声进一步评估。
3、血流异常:
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血流信号增多,阻力指数降低,动脉血流频谱呈高速低阻特征。异常血管分布紊乱,可呈"火海征",与正常内膜周期性血流变化明显不同。血流参数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肌层浸润:
当肿瘤侵犯肌层时,B超可见内膜-肌层交界中断,肌层内出现低回声区。浅肌层浸润表现为"锯齿状"界面,深肌层浸润则显示肌层结构紊乱。三维超声能更准确评估浸润深度,对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5、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病例可能显示盆腔淋巴结肿大,呈圆形低回声,淋巴门结构消失。髂血管旁淋巴结短径超过8毫米需高度怀疑转移。超声造影可提高淋巴结检出率,但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建议出现异常B超表现时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日常需关注异常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绝经后女性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长期无孕激素对抗的雌激素刺激。多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及全谷物,限制高脂肪饮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及随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