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下壁骨折后遗症
眼眶下壁骨折后遗症主要包括复视、眼球内陷、面部感觉异常、视力下降及慢性疼痛。这些症状可能由骨折移位、软组织嵌顿、神经损伤或瘢痕挛缩等因素引起。
1、复视:
复视是眼眶下壁骨折最常见的后遗症,多因眼外肌嵌顿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受损导致。骨折后下直肌或下斜肌可能被骨片卡压,造成眼球运动受限。早期可通过棱镜矫正,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肌肉。伴随眼眶水肿消退后仍持续复视超过2周者需眼科评估。
2、眼球内陷:
骨折区骨缺损超过3平方厘米时,眶内容物可能疝入上颌窦,导致眼球位置后移。特征表现为患侧眼裂变窄、睑板沟加深。CT检查可测量眼眶容积差异,容积差超过2毫升时需考虑钛网植入修复。术后需定期复查眼位,避免矫正过度或不足。
3、面部感觉异常:
骨折累及眶下神经管时易损伤眶下神经,表现为同侧鼻翼、上唇及前牙区麻木或刺痛感。约60%患者神经功能可在6个月内自行恢复,持续性症状者可尝试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严重神经断裂需显微外科吻合,但感觉完全恢复概率不足30%。
4、视力下降:
骨折片直接压迫视神经或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可能导致视力障碍。急诊处理需在24小时内解除压迫,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水肿。晚期视力损害多因创伤性视神经病变,视野检查可见中心暗点,营养神经治疗联合高压氧可能改善症状。
5、慢性疼痛:
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骨痂或瘢痕组织,刺激三叉神经分支产生顽固性疼痛。疼痛多位于眶下缘,可放射至颞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局部神经阻滞可缓解症状,顽固病例需手术探查去除刺激源。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创伤后三叉神经痛。
眼眶骨折后3个月内需避免擤鼻涕、剧烈咳嗽等增加眶压的行为,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水肿。饮食应补充维生素A、D及钙质促进骨愈合,如胡萝卜、深海鱼及乳制品。恢复期每日进行眼球各方向缓慢转动训练,每次5分钟,预防肌肉粘连。出现新发视力模糊、眼痛加剧或发热需立即复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髋关节骨折术后护理方法
- 2 40岁桡骨骨折愈合时间
- 3 骰骨骨折怎么处理
- 4 处理骨折病人的原则
- 5 髌骨骨折回弯训练的方法
- 6 老年人骨折怎么治疗
- 7 胸椎骨折中医治疗
- 8 颅骨骨折有什么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