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心房颤动等。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收缩压每升高20mmHg,脑卒中风险翻倍。建议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糖尿病: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加速血管病变,导致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较常人高2-4倍,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mmol/L,可选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胰岛素进行治疗。
3、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诱因。血脂异常患者应限制动物内脏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药物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
4、吸烟酗酒:
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风险提升3倍。酒精摄入超量会引发血压波动,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戒断期间可采用尼古丁贴片或伐尼克兰辅助。
5、心房颤动:
房颤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引发栓塞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确诊。抗凝治疗可选用华法林、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必要时行左心耳封堵术。
预防脑卒中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每日摄入500克蔬菜水果,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压、血糖、血脂,房颤患者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出现突发性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急性盆腔炎多久转为慢性
急性盆腔炎多久转为慢性:急性盆腔炎通常在持续超过两个月以后,就会转变成慢性盆腔炎,而慢性盆腔炎,目前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彻底治愈,往往会引起反复出现下腹部的疼痛,以及肛门的坠胀...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注意事项:慢性结肠炎是结肠粘膜的一个慢性炎性的改变,轻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临床表现上,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主要是腹泻。结肠炎的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轮状病毒性肠炎怎样是好转了
轮状病毒性肠炎怎样是好转了: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饮食方面可以暂时停用辅食,如果有轮状病毒肠炎继发的乳糖不耐受,就要吃无乳糖奶粉和乳糖酶治疗。有...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出血性脑卒中急救流程
- 2 高血压的脑卒中有什么关系
- 3 脑卒中急性期怎么办
- 4 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是多少
- 5 神内脑卒中如何筛查
- 6 透析患者出血性脑卒中怎么办
- 7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时机
- 8 脑卒中康复分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