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有哪几种
慢性荨麻疹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自发性慢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五种主要类型。
1、自发性:
自发性慢性荨麻疹指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的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皮肤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慢性感染或内分泌失调有关。治疗需避免诱发因素,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非索非那定。
2、物理性:
物理性荨麻疹由机械刺激诱发,包括皮肤划痕症、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等亚型。表现为受压或摩擦部位出现条索状风团,发病机制与皮肤肥大细胞异常激活相关。日常需减少皮肤刺激,冷敷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
3、胆碱能性:
胆碱能性荨麻疹由体温升高触发,运动、情绪激动或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直径1-3mm的小风团。与乙酰胆碱分泌过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有关。建议控制运动强度,穿着透气衣物,可预先服用酮替芬或羟嗪类药物。
4、接触性:
接触性荨麻疹在皮肤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发作,常见诱因包括乳胶、化妆品或植物汁液。典型表现为接触部位边界清晰的红斑水肿,需通过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治疗核心是严格避免接触致敏物质,急性发作期使用地塞米松软膏外涂。
5、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累及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好发于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突发局限性肿胀但无瘙痒,可能与C1酯酶抑制剂缺乏或药物过敏相关。需警惕喉头水肿风险,应急处理采用肾上腺素注射,长期管理需补充C1抑制剂或使用艾替班特。
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记录发作日记寻找诱因,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选择棉质透气衣物减少摩擦。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变态反应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