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肿瘤保肢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儿童骨肿瘤保肢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支持、定期复查及营养管理,通过多维度干预促进康复。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避免沾水或外力碰撞。如出现发热、切口剧痛或异常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风险。术后2周内避免洗澡,可局部擦浴。
2、功能锻炼:
在康复师指导下分阶段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抗阻力训练。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结合水中运动、平衡训练等方式,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假体松动或骨折。
3、心理干预:
保肢术后可能出现体像障碍或社交恐惧。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负面情绪,鼓励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家长需给予正向反馈,帮助孩子适应肢体外观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
4、定期随访:
术后前两年每3个月复查X线、CT或MRI,监测肿瘤复发及假体状况。每年进行全身骨扫描排除转移灶。随访内容包括肢体长度测量、步态分析及心肺功能评估。长期随访需持续至骨骼发育成熟。
5、营养管理:
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1.5-2g/kg体重,优选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800IU/日促进钙吸收,钙剂摄入量维持在1000-1200mg/日。增加猕猴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辅助伤口愈合。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影响免疫功能。
术后康复期建议进行游泳、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日补充乳制品300-500ml。建立包含骨科医生、康复师、营养师的多学科随访团队,制定动态康复方案。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血运和感觉变化,出现异常肿胀或疼痛需及时就诊。保持均衡饮食结构,限制碳酸饮料摄入以防骨质疏松。心理适应期可能持续6-12个月,家长需耐心陪伴并创造积极的康复环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如何鉴别良恶性骨肿瘤
- 2 骨肿瘤的分类有哪些
- 3 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 4 骶骨肿瘤的是指什么
- 5 儿童骨肿瘤10大前兆
- 6 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
- 7 骨肿瘤可以治愈吗
- 8 髂骨肿瘤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