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荨麻疹如何治疗
儿童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局部冷敷、避免诱因、免疫调节、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儿童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感染因素、物理刺激、药物反应、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治疗: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是儿童荨麻疹的一线治疗方案,常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这类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安全性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按体重调整剂量。
2、物理降温:
局部冷敷可收缩毛细血管减轻水肿,使用冷藏生理盐水纱布敷于皮疹处,每次不超过10分钟。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冷敷后涂抹炉甘石洗剂保护皮肤屏障,该方法适用于急性发作期临时缓解症状。
3、诱因规避:
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常见致敏食物包括鸡蛋、牛奶、海鲜等。避免穿着化纤衣物摩擦皮肤,室内保持22-24℃恒温,使用除螨仪清洁床品,减少花粉、尘螨等环境诱因接触。
4、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可能与Th1/Th2细胞失衡有关,可检测血清IgE水平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免疫调节剂如脾氨肽冻干粉、匹多莫德口服液适用于病程超过6周的患者,需配合过敏原筛查。
5、中医干预:
风热型选用消风散加减,湿热型使用防风通圣丸,中成药如肤痒颗粒配合穴位贴敷。耳尖放血疗法适用于面部急性水肿,推拿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
急性期建议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继发感染。饮食选择大米粥、青菜等低敏食物,暂禁食芒果、菠萝等热带水果。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瑜伽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慢性患者建议每月复查血清总IgE,病程超过3个月需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排除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居家可备电子体温计监测是否伴随发热,使用空气加湿器维持50%湿度,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症状持续24小时不缓解或出现血管性水肿时,需急诊注射肾上腺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