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引起的肺炎传染吗
乙流引起的肺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途径传播。预防需注意隔离防护、增强免疫力、环境消毒、疫苗接种、及时就医等措施。
1、传播途径:
乙型流感病毒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直径大于5微米的飞沫在1米范围内直接进入他人呼吸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也可导致感染,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4-8小时。气溶胶传播发生在密闭空间,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可悬浮数小时。
2、高危人群:
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感染后更易发展为肺炎,可能与胸腺退化或发育不全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因基础肺功能受损,病毒更易在下呼吸道定植。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会抑制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增加重症风险。
3、传染周期:
潜伏期通常1-4天,发病前24小时至体温正常后24小时均具传染性。病毒复制高峰出现在症状出现后48-72小时,此时鼻咽部分泌物病毒载量可达10^6-10^7 copies/mL。免疫缺陷患者排毒期可延长至数周。
4、预防措施:
确诊患者应实施单间隔离至热退后48小时,医护人员需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环境消毒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2次。疫苗接种后2-4周产生保护性抗体,对匹配毒株的保护效力达60-70%。
5、鉴别诊断:
乙流肺炎需与细菌性肺炎鉴别,前者多表现为突发高热伴肌痛,胸片呈间质性改变;后者常见咳脓痰,胸片显示肺叶实变。混合感染时CRP>50mg/L且PCT>0.5ng/ml提示需联合抗生素治疗。快速抗原检测阳性率在发病24小时内可达90%。
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饮食中保证每日1.2g/kg优质蛋白摄入以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居家护理时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可减少气道刺激,密切监测指氧饱和度,若持续低于93%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大叶性肺炎儿童多久能痊愈
- 2 支原体感染是不是肺炎
- 3 小孩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回事
- 4 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症状
- 5 小孩支原体肺炎多久能痊愈
- 6 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怎么办
- 7 克雷伯菌肺炎如何治疗好
- 8 间质性肺炎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