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的方式有哪些如何选择
骨折固定可通过石膏固定、夹板固定、外固定支架、内固定手术、牵引固定等方式治疗。选择依据包括骨折类型、部位、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活动需求等因素。
1、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术后保护,通过熟石膏绷带塑形实现制动。优势在于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合四肢非关节部位简单骨折。缺点是透气性差,长期固定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儿童青枝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常采用此方式。
2、夹板固定:
可拆卸夹板用于急诊临时固定或轻微骨折,采用金属板/高分子材料配合绷带固定。便于观察肿胀变化和伤口护理,但稳定性弱于石膏。适用于指骨骨折、踝关节扭伤伴撕脱性骨折等低能量损伤,需定期调整松紧度。
3、外固定支架:
经皮穿针连接外部支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可维持骨折复位同时便于创面处理,但存在针道感染风险。骨盆骨折、胫骨粉碎性骨折伴皮肤缺损时优先考虑,需每周消毒针道。
4、内固定手术:
通过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实现解剖复位,适合关节内骨折和移位明显骨折。锁定加压钢板用于干骺端骨折,交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胫骨干骨折。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需求。
5、牵引固定:
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用于股骨颈骨折等暂不宜手术者,通过持续牵拉力维持对线。需长期卧床且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多用于高龄患者术前过渡或儿童股骨干骨折保守治疗。
选择固定方式需综合评估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患者整体状况。稳定性骨折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术后需配合钙剂碳酸钙、乳酸钙、维生素D骨化三醇促进愈合,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与抗阻力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固定失效。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牛奶、鱼肉及富含锌牡蛎、硅全谷物的食物,戒烟酒以降低延迟愈合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症状有什么
- 2 骨折一个月了为什么还肿
- 3 右眼眶上壁骨折怎么办
- 4 脚骨折打了钢针多久能下地
- 5 小孩腿骨折了吃什么
- 6 骨折处有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7 脚内踝骨折严重吗
- 8 右桡骨小头骨折后疼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