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好发哪些部位
骨性关节炎常见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频繁的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脊柱、手指关节、踝关节为高发部位。
1、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负重关节,长期磨损易导致软骨退化。可能与肥胖、运动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活动时弹响。减少爬楼梯、控制体重可减缓病程,严重时需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或行关节置换术。
2、髋关节:
髋关节承受上半身重量,先天发育异常或股骨头坏死可诱发炎症。可能与酗酒、激素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股沟区放射性疼痛。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缓解症状,晚期需进行全髋关节置换。
3、脊柱:
椎间盘退变易引发颈椎和腰椎小关节病变。可能与长期不良姿势、椎体失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神经压迫症状。牵引治疗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改善功能,严重者需椎间融合手术。
4、手指关节:
远端指间关节最常受累,与遗传因素及雌激素水平相关。可能与重复劳损、赫伯登结节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骨性膨大畸形。蜡疗等物理治疗可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塞来昔布等抗炎药。
5、踝关节:
创伤后关节炎为主要类型,常见于运动爱好者或骨折患者。可能与韧带松弛、距骨坏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行走后肿胀。穿戴护踝可增加稳定性,顽固性疼痛需考虑踝关节融合术。
骨性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如骑自行车、水中行走,避免关节过度负荷。日常可补充氨基葡萄糖及钙质,膝关节保暖可佩戴发热护膝。若关节出现持续性夜间痛或变形,需及时进行X线及MRI检查评估软骨损伤程度,医生可能建议采用阶梯化治疗方案从口服双醋瑞因到PRP注射。体重指数超标者需制定减重计划,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肥胖人群减重5%即可显著改善膝关节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