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吗
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与病变部位、进展阶段及并发症风险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脑动脉供血不足、外周血管闭塞、动脉瘤破裂、多器官缺血性损伤是其典型危害。
1、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初期表现为活动后心绞痛,进展期可能出现静息痛。斑块破裂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需通过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硝酸甘油等药物控制,严重时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手术。
2、脑动脉供血不足:
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硬化会减少脑组织血流灌注,早期出现头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期可能发展为脑梗死。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尼莫地平是常用药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用于重度狭窄患者。
3、外周血管闭塞:
下肢动脉硬化导致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引起静息痛和足部坏疽。西洛他唑、贝前列素钠可改善症状,血管成形术或旁路移植术适用于晚期病例。日常需避免吸烟并控制血糖血压。
4、动脉瘤破裂风险:
腹主动脉等部位的粥样硬化可能形成动脉瘤,直径超过5cm时破裂风险显著增加。定期超声监测至关重要,开放修复术或腔内修复术是主要治疗手段,β受体阻滞剂可延缓瘤体扩张。
5、多器官缺血损伤:
全身血管病变会引发慢性肾脏病、肠系膜缺血等并发症。肾动脉狭窄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需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控制。严格管理血脂、血压、血糖是延缓病变的核心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采取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30g坚果和500g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脂四项和血管超声,戒烟并保持BMI<24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出现胸闷、肢体麻木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