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中医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饮食调养等方式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通常由痰浊内阻、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虚湿盛、寒凝血瘀等原因引起。
1、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属"脉痹"范畴,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三七、川芎,可改善微循环;化痰降脂类如泽泻、山楂、决明子,能调节脂质代谢;补益肝肾类如何首乌、枸杞子、桑寄生,有助于延缓血管老化。需根据证型配伍使用,痰瘀互结者可用温胆汤加减,气滞血瘀者适用血府逐瘀汤。
2、针灸疗法:
选取内关、足三里、丰隆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每周治疗2-3次,连续3个月可见效。耳穴贴压取心、交感、内分泌等区域也有辅助作用。
3、推拿按摩:
沿心包经、膀胱经进行穴位点按,重点刺激厥阴俞、心俞等背俞穴,配合四肢经络推拿,能促进气血运行。腹部按摩采用摩腹法,顺时针方向揉按中脘、天枢等穴位,有助于化痰祛湿。每日自行按摩20分钟可改善末梢循环。
4、气功导引:
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导引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增强气血运行。重点锻炼"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动作,配合腹式呼吸,每次30分钟,能改善血管弹性。太极拳云手、搂膝拗步等动作也有疏通经络之效。
5、饮食调养:
痰湿体质者宜食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血瘀体质推荐黑木耳、山楂等活血之品;阴虚者可用百合、银耳滋阴。日常可饮用丹参山楂茶、三七花茶等药茶,避免肥甘厚味。食疗方如茯苓山药粥、决明子菊花粥等均有辅助调理作用。
中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需坚持三个月以上方能显效,建议配合每日快走30分钟或游泳等有氧运动,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肝气郁结。注意监测血压血脂指标,重度狭窄患者应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过度出汗伤阴,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气血调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