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该如何治疗
骨质疏松可通过钙剂补充、维生素D摄入、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通常由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磷代谢异常、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钙剂补充: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每日需摄入800-1200mg钙元素。碳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是常用钙剂,建议分次随餐服用以提高吸收率。钙剂需配合维生素D使用,避免与铁剂、甲状腺素同服影响吸收。
2、维生素D调节:
维生素D3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推荐每日补充800-1000IU。可通过日照合成或口服维生素D制剂,血25羟维生素D水平需维持在30ng/ml以上。严重缺乏者可短期使用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
3、抗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折风险30-50%。需空腹服用并保持直立30分钟。地诺单抗作为RANKL抑制剂,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4、促骨形成治疗:
特立帕肽等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可刺激成骨细胞,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需每日皮下注射,疗程不超过2年。新型药物罗莫珠单抗通过抑制硬化蛋白,可同时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5、生活方式干预:
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可增加骨密度,每周建议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戒烟限酒,避免过量咖啡因。预防跌倒需改善居家照明、使用防滑垫,必要时佩戴髋部保护器。
骨质疏松患者需保证每日300ml牛奶或等量奶制品摄入,适当食用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建议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太极拳等。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椎体骨折高风险人群需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长期用药者应关注下颌骨坏死、非典型骨折等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每1-2年复查骨转换标志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 2 骨质疏松用什么药好
- 3 骨质疏松骨折怎么治疗
- 4 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
- 5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误区
- 6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与康复
- 7 骨质疏松吃什么药
- 8 骨质疏松吃什么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