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应该多注意什么
骨质疏松症的日常管理需注重钙质补充、适度运动、预防跌倒、定期骨密度检测及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1、钙质补充:
每日钙摄入量建议达到1000-1200mg,优先通过饮食摄取,如牛奶、奶酪、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钙强化食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碳酸钙、柠檬酸钙等钙剂。
2、适度运动:
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跳舞可刺激骨形成,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练习能增强肌肉力量,建议每周2次。避免久坐不动,游泳等非负重运动对关节友好但需搭配其他运动形式。
3、预防跌倒:
居家环境需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外出选择防滑鞋具,雨雪天气减少外出。视力障碍者定期验光配镜,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平衡训练如太极拳可降低跌倒风险。
4、骨密度监测:
绝经后女性及65岁以上男性建议每1-2年进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DXA。高风险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需缩短复查间隔。检测结果异常时需结合血钙、维生素D等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
5、规避风险因素:
戒烟限酒可减少骨量流失,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标准饮量1份。避免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影响钙吸收的药物。控制咖啡因摄入,每日不超过3杯咖啡。过度节食或蛋白质摄入不足需及时纠正。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春季和秋季建议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30-50ng/ml为宜。日常可进行晨起日光浴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每次15-30分钟。饮食中增加三文鱼、蛋黄等维生素D来源,冬季日照不足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3制剂。烹饪方式选择蒸煮炖保留食材钙质,避免高盐饮食加速钙排泄。社区医院提供的骨质疏松筛查项目应积极参与,确诊患者可加入患者教育小组学习自我管理技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骨质疏松吃什么药最好
- 2 唑来膦酸治骨质疏松吗
- 3 怎样治疗骨质疏松最好
- 4 严重的骨质疏松的症状
- 5 骨质疏松如何止疼
- 6 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
- 7 原发性骨质疏松怎么回事
- 8 老年骨质疏松症饮食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