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术后需注意体位管理、疼痛控制、康复训练、药物干预及并发症预防。术后恢复与日常护理密切相关,需多维度综合干预。
1、体位管理:术后早期需保持平卧位,使用硬板床避免脊柱弯曲。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保持头颈躯干成直线,减少椎体受力。术后2周可逐步尝试半卧位,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调整体位。避免久坐、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脊柱负荷的动作。
2、疼痛控制:术后疼痛可能与内固定物刺激、肌肉痉挛有关,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受限。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可缓解炎症性疼痛;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适用于肌痉挛疼痛。物理治疗如冷敷、低频电刺激可辅助镇痛。
3、康复训练:术后1周开始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床上训练;2-4周逐步增加直腿抬高、腰背肌功能锻炼;6周后引入桥式运动、五点支撑法。训练强度需遵循无痛原则,由康复师制定个性化方案,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4、药物干预:钙剂如碳酸钙、枸橼酸钙联合维生素D3是基础用药,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骨吸收,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适用于严重病例。需定期监测血钙、肾功能,服药后保持直立30分钟以防食道刺激。
5、并发症预防:术后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可通过弹力袜、足底泵预防;肺部感染风险需通过呼吸训练、叩背排痰降低;褥疮预防需每2小时翻身并保持皮肤清洁。出现发热、下肢肿胀或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
术后饮食应保证每日钙摄入1000-1200mg,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鱼类;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体重以促进骨愈合。适度日照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建议每日15-30分钟。6个月内避免跳跃、扭转等剧烈运动,使用支具期间需定期调整松紧度。每月复查骨密度及X线,长期随访至少2年以评估骨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稳定性。心理疏导需同步进行,缓解患者对再次骨折的焦虑情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
- 2 骨质疏松用什么药好
- 3 骨质疏松骨折怎么治疗
- 4 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
- 5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误区
- 6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与康复
- 7 骨质疏松吃什么药
- 8 骨质疏松吃什么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