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M5的手术效果如何治愈率如何
急性白血病M5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与FLT3基因突变、MLL基因重排等遗传异常有关,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等症状。
1、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潜在根治手段,5年生存率约40%-60%。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可清除恶性克隆,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能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移植相关死亡率约15%-30%,需匹配HLA相合供体。
2、靶向治疗:针对FLT3-ITD突变可使用米哚妥林、吉瑞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D33单抗吉妥珠单抗可定向杀伤白血病细胞。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可将完全缓解率提升至70%-80%,但存在耐药风险。
3、化疗诱导:采用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或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率约50%-65%,老年患者耐受性较差。巩固治疗需进行3-5个周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
4、免疫治疗:CD19-CAR-T细胞治疗对表达CD19的病例有效,缓解率可达90%。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可用于复发难治病例。免疫治疗需警惕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5、支持治疗:输注红细胞悬液维持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计数>20×10⁹/L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缩短粒细胞缺乏期。抗真菌药物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
规范治疗下儿童患者5年生存率达70%,成人约30%-40%。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热量摄入35-40kcal/kg,蛋白质1.5-2g/kg。适度进行床边脚踏车训练维持肌力,血小板>50×10⁹/L时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监测血常规2-3次,移植后需终身随访嵌合状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