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炎是同一种病吗
急性咽峡炎和疱疹性咽炎不是同一种疾病,两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均有差异。急性咽峡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疱疹性咽炎则由特定病毒感染导致,特征为咽部出现疱疹或溃疡。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致病病原体、典型症状、好发人群、并发症以及治疗原则五个方面。
1、致病病原体:
急性咽峡炎多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细菌性感染占比更高。疱疹性咽炎则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肠道病毒属)感染所致,属于病毒性咽炎的特殊类型。病原学差异决定两者需通过咽拭子培养或核酸检测进行鉴别。
2、典型症状:
急性咽峡炎以突发咽痛、发热、扁桃体渗出物为主要表现,可能伴随颌下淋巴结肿大。疱疹性咽炎特征性症状为软腭、悬雍垂等处出现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患儿常因疼痛拒食,部分伴有手足臀部皮疹(需与手足口病鉴别)。
3、好发人群:
急性咽峡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细菌性感染更常见于5-15岁儿童。疱疹性咽炎多发于6岁以下幼儿,尤其3岁以下儿童易感,夏秋季为高发期,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粪口途径传播。
4、并发症:
未经治疗的链球菌性咽峡炎可能引发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免疫相关并发症。疱疹性咽炎通常自限,但婴幼儿可能出现脱水、热性惊厥,极少数会发展为病毒性脑膜炎。两者均需警惕继发中耳炎或肺炎的可能。
5、治疗原则:
细菌性咽峡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治疗。疱疹性咽炎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选用干扰素喷雾剂缓解症状,发热时可用布洛芬退热。两者均需保证休息,补充水分,避免刺激性饮食。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淡盐水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米汤、藕粉,避免酸甜辛辣食物刺激黏膜;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退,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吞咽困难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及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