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的过敏反应
输血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可能与血浆蛋白过敏、白细胞抗体反应、IgA缺乏、药物残留或输血速度过快等因素有关。
1、血浆蛋白过敏
部分患者对供血者血浆中的异体蛋白产生过敏反应,常见症状为皮肤红斑伴瘙痒。轻度反应可通过暂停输血并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中重度需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输血前询问过敏史并使用白细胞滤器可降低风险。
2、白细胞抗体反应
反复输血可能使受血者产生抗白细胞抗体,引发寒战高热等发热性非溶血反应。临床常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严重时需停用血制品并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能有效预防此类反应。
3、IgA缺乏致敏
IgA缺乏患者接触供血IgA后可能发生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后续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抗过敏。此类患者应选择洗涤红细胞或IgA缺失供者血液。
4、保存液药物残留
血液保存液中的枸橼酸盐或抗生素可能诱发过敏,常见症状为面部潮红伴心悸。轻度反应可减慢滴速观察,明显不适时改用生理盐水维持通路并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过敏体质患者建议输注洗涤血制品。
5、输血速度过快
快速输注冷存血液可能刺激血管引发类过敏反应,表现为腰背疼痛或血压波动。调节输血速度至1-2ml/kg/h,配合血液加温器使用可减少不适。出现症状时暂停输血并皮下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输血过程中需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备齐急救药品。过敏体质患者输血前30分钟可预防性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输注后观察2小时。建议选择去白细胞、洗涤或辐照处理的血液制品,多次输血患者应进行抗体筛查。出现皮肤症状时避免抓挠,保持穿刺部位清洁,记录反应特征供后续输血参考。严重过敏史患者需在病历醒目位置标注警示信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28万次播放
6.18万次播放
6.49万次播放
6.25万次播放
6.05万次播放
5.7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