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颅内感染
儿童颅内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儿童颅内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类型。颅内感染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建议家长发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1、病毒感染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颅内感染的常见类型,多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患儿可能出现高热、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临床常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治疗,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变化,避免剧烈摇晃头部。
2、细菌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常见于婴幼儿,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典型表现为颈项强直、前囟膨隆、喷射性呕吐。治疗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注射液等抗生素。家长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记录体温变化频率。
3、真菌感染
隐球菌性脑膜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可能出现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等非典型症状。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是常用抗真菌药物。家长需特别注意患儿用药后的肝肾功能监测。
4、结核感染
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治疗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家长应保证患儿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脑脊液指标。
5、寄生虫感染
弓形虫、囊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慢性颅内炎症,表现为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缺损。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等驱虫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需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避免接触猫粪等传染源。
儿童颅内感染的日常护理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脑组织修复。注意监测患儿肢体活动度与语言功能,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所有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细菌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家长应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程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