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引起发烧怎么治疗好
肠胃炎引起发烧可通过补液治疗、口服药物、调整饮食、物理降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低下、药物刺激、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
肠胃炎伴随发烧可能导致脱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散,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黏膜。儿童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成人可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水分。
2、口服药物
细菌性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抗菌药物。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胃肠痉挛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腹痛,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
3、调整饮食
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症状缓解后过渡到面条、粥类等低纤维饮食。避免食用乳制品、高糖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但需待呕吐症状消失后尝试。
4、物理降温
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下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保持室内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儿童尤其需要注意避免体温骤降引发寒战。
5、就医治疗
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血便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严重脱水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肠胃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的原则逐步恢复,2-3天内避免摄入油腻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需彻底洗手。症状完全消失前不宜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建议居家观察1-2天确保病情稳定。若出现反复发热或腹痛加剧等情况需及时复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603次播放
1.27万次播放
5365次播放
5718次播放
1.12万次播放
1.02万次播放
8609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