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就是慢性肝炎吗
乙肝不一定是慢性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只有病程超过6个月的乙肝才属于慢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部分患者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表现为急性乙肝,通常在6个月内痊愈。这类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病毒检测转为阴性。急性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多数能完全康复。
当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则发展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肝脏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出现肝区不适、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未经控制的慢性乙肝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后是否转为慢性化与感染年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新生儿感染后慢性化概率较高,成人感染则多数表现为急性过程。无论急性或慢性乙肝,都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等指标,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治疗。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注意休息,肝功能异常时限制高脂饮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09万次播放
4.48万次播放
5.0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