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红素血正症是什么病
高胆红素血症是指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可能由溶血性疾病、肝胆系统疾病、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溶血性疾病
红细胞破坏过多会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黄染、酱油色尿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新生儿溶血可采用蓝光照射,成人溶血可使用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茵栀黄颗粒、苯巴比妥片等药物有助于降低胆红素。
2、肝胆系统疾病
肝炎、胆管结石等肝胆疾病会导致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典型表现包括皮肤巩膜黄染、陶土色粪便和皮肤瘙痒。需通过保肝治疗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或胆道手术解除梗阻。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可改善胆汁淤积。
3、遗传代谢异常
吉尔伯特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因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引发轻度黄疸,常在疲劳、感染时加重。多数无须特殊治疗,严重时可使用苯巴比妥片诱导酶活性。需避免饥饿、饮酒等诱发因素。
4、药物因素
利福平胶囊等药物可能干扰胆红素代谢,某些中药如雷公藤多苷片也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用药后出现黄疸,停药后多可恢复。必要时可联用谷胱甘肽片等保肝药物。
5、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因肝脏发育不完善常出现暂时性胆红素升高,多数2周内自行消退。若胆红素过高需蓝光治疗,严重时需换血。可配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出现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新生儿黄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变化,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71万次播放
3.22万次播放
3.6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