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可通过肌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判断。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与剧烈运动、挤压伤、药物副作用、代谢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酱油色尿、局部肌肉肿胀、全身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1、肌酸激酶升高
肌酸激酶是诊断横纹肌溶解症的关键指标,血液中肌酸激酶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需高度怀疑。该酶主要来源于骨骼肌细胞损伤后释放,可能伴随乳酸脱氢酶、转氨酶等指标异常。需通过静脉采血检测,避免剧烈运动后48小时内检查以防假阳性。
2、肌红蛋白尿
肌红蛋白尿表现为尿液呈酱油色或茶色,因肌肉损伤后肌红蛋白经肾脏排泄所致。可通过尿常规检测发现尿潜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建议留取晨尿送检,同时监测尿量变化。
3、肌肉症状
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肌肉疼痛、压痛及运动障碍,常见于大腿、肩背等大肌群。触诊可见肌肉僵硬肿胀,可能伴有皮肤淤青。症状轻重与肌肉损伤范围相关,严重者可出现肌肉痉挛或瘫痪。
4、病因识别
剧烈运动如马拉松、深蹲过度是常见诱因,外伤性挤压伤或电击伤也可导致。部分降脂药、抗精神病药可能引发药物性横纹肌溶解。代谢性疾病如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排除。
5、并发症预警
急性肾损伤是最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少尿、水肿及血肌酐升高。高钾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需心电图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发现,严重时需血浆置换治疗。
怀疑横纹肌溶解症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可疑药物使用,卧床休息并大量饮水促进肌红蛋白排泄。饮食需低钾低磷,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恢复期可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定期复查肾功能及电解质,监测尿量变化。出现无尿、胸闷等症状需急诊血液净化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51万次播放
7.21万次播放
7.09万次播放
6.67万次播放
6.6万次播放
7.5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