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肝炎特点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特点是病程超过6个月,肝脏炎症持续存在并可能进展为肝硬化。主要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外系统损害。
1、病程迁延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通常持续6个月以上,与急性肝炎不同,其肝脏炎症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转氨酶长期轻度或中度升高,球蛋白水平增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身抗体阳性。这种持续性炎症状态容易导致肝细胞反复坏死和再生。
2、症状多样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或间歇性的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约半数患者出现肝区隐痛或不适感,部分病例可见轻度黄疸。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蜘蛛痣、肝掌等慢性肝病体征。少数患者可能合并关节痛、皮疹等肝外表现。
3、肝功能异常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或反复升高,通常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血清胆红素可能轻度增高,白蛋白水平下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这些指标波动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
4、病理特征
肝组织活检可见门管区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点状或灶性坏死,可能出现界面性肝炎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可形成桥接坏死或纤维间隔,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病理检查对评估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5、潜在并发症
长期炎症活动可能逐渐导致肝纤维化,最终形成肝硬化。部分患者可能并发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少数病例在肝硬化基础上可能发生肝细胞癌。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变。
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适量维生素的食物,限制高脂饮食。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和肝脏超声,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244次播放
5216次播放
2337次播放
3085次播放
3790次播放
6006次播放
3431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