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高血压的特点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通常表现为血压波动与颈部症状相关,可能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颈椎病导致的高血压主要有血压波动与颈部活动相关、体位性高血压、降压药物效果不佳、伴随颈椎病典型症状、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等特点。
1、血压波动与颈部活动相关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常在颈部转动、低头或仰头时出现血压升高,休息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这类血压波动与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受压有关,可能伴随颈部僵硬、疼痛等症状。患者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定期活动颈部有助于缓解症状。
2、体位性高血压
部分患者从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血压明显升高,这与颈椎病变影响血压调节功能有关。体位变化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这类患者起床时应缓慢改变体位,必要时可使用颈托保护颈椎。
3、降压药物效果不佳
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效果较差,血压控制不稳定。这是因为颈椎病变持续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单纯降压药物难以阻断这一病理过程。患者需要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治疗颈椎病,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4、伴随颈椎病典型症状
这类高血压常伴随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如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目眩等。颈椎X线、CT或MRI检查可发现颈椎退行性改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治疗需针对颈椎病进行牵引、理疗或药物干预。
5、排除原发性高血压
诊断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前需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患者往往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升高与颈椎病发病时间相关,治疗颈椎病后血压可得到改善。必要时需进行肾上腺、肾脏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颈椎病引起高血压的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可进行颈部温和锻炼如米字操,但避免剧烈转动颈部。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如出现持续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椎康复治疗和血压管理,不建议自行调整降压药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24万次播放
3.28万次播放
3.36万次播放
2.75万次播放
3.25万次播放
3.03万次播放
2.9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是怎么了呀
- 2 肠道内宿便过多的症状
- 3 肚子胀感觉肚子里有气想放屁又放
- 4 碳酸氢钠滴耳液有什么作用
- 5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 6 空腹血糖15能活多长时间
- 7 产后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 8 胃炎怎么样才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