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肠镜主要能检查出哪些疾病
肠镜检查主要能发现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疾病。肠镜是诊断下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方法,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变化并取活检。
1、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肠镜检查中最常见的病变,多为腺瘤性息肉或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可能与长期高脂饮食、遗传因素有关,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息肉大小、形态,并通过活检明确性质。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可在肠镜下直接切除,常用器械包括高频电刀、圈套器等。
2、结直肠癌
肠镜能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尤其对左侧结肠癌诊断率较高。肿瘤多表现为黏膜隆起、溃疡或肠腔狭窄,可能伴随排便困难、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肠镜检查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确诊,还能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早期结直肠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中晚期需结合手术和放化疗。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肠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浅溃疡、假息肉形成等改变,病变多从直肠开始连续性向近端延伸。患者常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肠镜所见和病理检查,治疗常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泼尼松片等药物。
4、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表现为节段性全层炎症,肠镜下可见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肠管狭窄等特征。病变可累及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回盲部。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诊断需排除肠结核等疾病,治疗包括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5、肠结核
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肠镜下可见环形溃疡、假息肉、肠腔狭窄等改变,好发于回盲部。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可能伴随腹泻与便秘交替。确诊需通过病理发现干酪样坏死或抗酸染色阳性,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肠镜检查前需按要求进行肠道准备,检查后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肠道健康。若出现持续排便异常、腹痛、便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肠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考虑定期肠镜筛查,尤其是有肠道肿瘤家族史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19万次播放
7.22万次播放
7.02万次播放
6.5万次播放
7.19万次播放
6.6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是怎么了呀
- 2 肠道内宿便过多的症状
- 3 肚子胀感觉肚子里有气想放屁又放
- 4 碳酸氢钠滴耳液有什么作用
- 5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 6 空腹血糖15能活多长时间
- 7 产后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 8 胃炎怎么样才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