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例假不适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饮食调整、适度运动和情绪管理改善。
下腹坠胀多因子宫收缩引起,使用40℃左右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小腹15分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痛经严重者可尝试艾灸关元穴脐下3寸,每日1次,每次20分钟。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导致烫伤,经期禁止盆浴或高温泡脚。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是原发性痛经主因,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需在疼痛初期服用。中成药如元胡止痛片每日3次,每次4片;桂枝茯苓胶囊早晚各3粒。严重痛经者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医生可能开具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调节激素。
缺铁性贫血会加重乏力症状,动物肝脏每周食用2次,每次50g。经期前三天饮用红糖姜茶生姜10g+红糖15g煮沸,含镁食物如香蕉每日1根可舒缓肌肉紧张。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血管收缩。
适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经期第2-4天可进行瑜伽猫牛式、仰卧束角式等舒缓动作。快走选择平缓路线每日30分钟,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避免游泳、深蹲等增加腹压运动,出血量大时暂停锻炼。
激素波动导致情绪敏感,正念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5分钟。薰衣草精油香薰浓度控制在3%-5%,经前一周开始听α波音乐每日30分钟。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表,预判情绪波动期提前安排低压力工作。
经期护理需注意腰腹部保暖,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饮食增加核桃、深海鱼类等ω-3脂肪酸摄入,经后一周重点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长期严重痛经或经量异常需做妇科超声排除器质性疾病,建立月经档案记录周期、流量及伴随症状。日常保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避免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