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七大类。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动物性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植物性蛋白如大豆、藜麦、坚果均能提供必需氨基酸。长期缺乏会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需每日按体重摄入0.8-1.2克/公斤。
脂肪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动物油脂、不饱和脂肪橄榄油、深海鱼油。Omega-3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每日摄入量应占总热量20%-30%,避免反式脂肪摄入。
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分为简单碳水水果、蜂蜜和复合碳水全谷物、薯类。每克提供4千卡能量,建议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糙米,占总热量45%-65%,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精制糖摄入。
13种必需维生素分为水溶性B族、C和脂溶性A、D、E、K。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可通过晒太阳、鱼类补充;维生素C缺乏易引发出血,需每日摄入柑橘类、猕猴桃等新鲜果蔬。
包括常量元素钙、磷、镁和微量元素铁、锌、碘。钙质维护骨骼健康,乳制品、豆腐含量丰富;缺铁会导致贫血,红肉、动物肝脏是优质来源,建议与维生素C同食促进吸收。
均衡饮食需搭配足量饮水和膳食纤维,成年人每日建议饮水1.5-2升,膳食纤维25-30克。运动人群需增加蛋白质和电解质补充,中老年人注重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哺乳期需针对性调整营养比例,必要时通过营养补充剂弥补饮食缺口,但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