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登革出血热的血常规检查结果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等异常情况。
1、白细胞计数减少:登革出血热患者由于机体受到病毒感染,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使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减少,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
2、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登革出血热患者由于机体感染病毒后,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使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3、其他:登革出血热患者的血小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还会伴有贫血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如谷丙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登革出血热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在早期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昔洛韦注射液等。如果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则需要遵医嘱服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多休息,并且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