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同房疼痛可能与盆底肌损伤、激素水平变化、伤口未愈、心理因素或炎症感染有关,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等方式改善。
妊娠和分娩会导致盆底肌群松弛或撕裂,引发性交疼痛。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每天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10秒后放松,重复20次;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辅助定位肌肉群;电刺激疗法用低频电流促进肌肉恢复。严重者需手术修复,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哺乳期雌激素下降使阴道黏膜变薄、润滑不足。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增厚黏膜;水溶性润滑剂如KY胶体减轻摩擦;口服植物雌激素补充剂如大豆异黄酮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停止哺乳后激素水平通常自然恢复。
会阴侧切或撕裂伤口可能形成瘢痕挛缩。瘢痕软化可尝试红外线理疗;局部涂抹硅酮凝胶;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增生。若瘢痕狭窄需行阴道扩张术,术后使用医用扩张器维持效果。
产后焦虑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放大痛感。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错误性观念;渐进式暴露疗法从非生殖器接触开始适应;夫妻共同咨询改善沟通。必要时短期服用抗焦虑药物如帕罗西汀。
产褥期感染或阴道炎未彻底治愈导致疼痛。细菌性阴道炎用甲硝唑栓剂;霉菌感染选用克霉唑阴道片;支原体感染需口服阿奇霉素。慢性盆腔炎可配合中药灌肠,如红藤汤保留灌肠。
日常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海鱼油,促进黏膜修复;瑜伽猫牛式放松盆底肌;同房前温水坐浴15分钟缓解紧张。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或伴随异常出血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影响婴儿健康。产后康复期间建议使用避孕套减少摩擦,同时注意避孕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