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多发性胃溃疡中成药

发布时间: 2023-11-13 11:3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多发性胃溃疡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温胃舒胶囊、养胃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单味中药类

1.温胃舒胶囊:主要由党参、附子、肉桂、山药、白术、炙黄芪、陈皮、茯苓、砂仁、枳实(炒)、乌梅、豆蔻、厚朴、香附(醋制)、苍术(米泔水浸透)、炙甘草组成。具有温胃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胃脘冷痛、腹胀纳呆等症状;

2.养胃舒颗粒:主要由党参、陈皮、茯苓、延胡索、砂仁、肉桂、白芍、白术、炙甘草、木香、仙鹤草、川楝子、五灵脂、六神曲(麸炒)、麦芽(焦)、山楂(去核)、乌药、槟榔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降逆的功效,可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隐痛、喜揉按、食少纳呆、大便不调等症状。

二、复方制剂类

1.康复新液:该药物为一种西药,主要成分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是一种棕红色液体,能够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并且还能够促进胃黏膜再生,从而达到修复受损组织的效果,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所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2.金胃泰胶囊:其主要成分包括三叉苦、土牛膝、两面针、细辛、白花蛇舌草、光果忍冬藤、鸡矢藤、重楼、蟾酥等中药材,可起到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的功效,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糜烂性胃炎有一定的疗效。

除以上相对常见种类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药物,比如摩罗丹、香砂养胃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等。建议患者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完善望诊、问诊后明确诊断,然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对胃溃疡有用的中成药
对胃溃疡有用的中成药
对于胃溃疡患者而言,常用的中成药物有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金奥康片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一、常用药物1.香砂养胃丸:主要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曲、豆蔻、藿香、枳实(炒)、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和胃的功...[详细]
2023-11-13 08:04
对胃溃疡有好处的中成药
对胃溃疡有好处的中成药
胃溃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但上述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单味中药类1.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白术:具有健脾益气...[详细]
2023-11-13 11:01
对胃溃疡好的中成药
对胃溃疡好的中成药
胃溃疡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中成药,如健脾散、理中汤、黄芪建中汤等。一、中成药1.香砂养胃丸:由木香、砂仁、豆蔻、白术、陈皮、茯苓、半夏曲、枳实、炙甘草等成分组成,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详细]
2023-11-15 15:01
多发性胃溃疡能喝茶吗
多发性胃溃疡能喝茶吗
多发性胃溃疡患者是否可以喝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处于疾病稳定期,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则一般可以适量喝一些茶水,但要注意避免过量饮用。多发性胃溃疡是发生在胃内壁黏膜或更深层组织的溃疡性疾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详细]
2023-11-13 13:36
多发性胃溃疡腹胀吗
多发性胃溃疡腹胀吗
多发性胃溃疡的患者是否会出现腹胀症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病情较轻,则一般不会出现腹胀的情况;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可能会出现腹胀的症状。1.不腹胀:多发性胃溃疡通常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胃黏膜受到...[详细]
2024-08-04 12:03
多发性胃溃疡能运动吗
多发性胃溃疡能运动吗
多发性胃溃疡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运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处于疾病急性期,则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若病情稳定,可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1.不能:多发性胃溃疡是发生在胃内多个部位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形成原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详细]
2023-11-13 13:17
多发性糜烂和胃溃疡
多发性糜烂和胃溃疡
多发性糜烂一般是指胃黏膜出现多个糜烂灶的情况。而胃溃疡则是指发生在胃部的消化性溃疡。一、原因不同1.胃黏膜出现多个糜烂灶: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另...[详细]
2023-11-16 12:32
多发性胃溃疡和糜烂
多发性胃溃疡和糜烂
多发性胃溃疡和糜烂一般是指患者存在多个胃溃疡以及胃黏膜的损伤。通常考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一、原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长期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容易导致胃部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胃酸分泌过多的情...[详细]
2023-11-16 13:25
多发性胃溃疡怎么调理
多发性胃溃疡怎么调理
多发性胃溃疡可以通过饮食、生活等一般治疗来缓解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一、一般治疗1.饮食:患者平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南瓜...[详细]
2023-11-16 06:58
多发性胃溃疡肚子胀气
多发性胃溃疡肚子胀气
肚子一般是指腹部。出现多发性胃溃疡、腹胀的情况,可能是饮食不当这一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一、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暴饮暴食,可能会...[详细]
2023-11-16 10:38
坐着感觉腰部两侧酸胀
坐着感觉腰部两侧酸胀
坐着感觉腰部两侧酸胀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酸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避免久坐,适当活动腰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腰肌劳损是常见诱因,长时间保持坐姿导致腰部肌肉紧张缺血,乳酸堆...[详细]
2025-11-27 10:03
坐一会腰两侧酸痛
坐一会腰两侧酸痛
坐一会腰两侧酸痛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酸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腰肌劳损是久坐后腰两侧酸痛的常见原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详细]
2025-11-27 09:25
坐久了腰两侧酸痛
坐久了腰两侧酸痛
久坐后腰两侧酸痛可能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或泌尿系统疾病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变、肾结石、盆腔炎、强直性脊柱炎等。1、腰肌劳损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乳酸堆积引发酸痛。表现为腰部两侧钝痛,活动后减...[详细]
2025-11-27 08:47
坐久了腰两侧不舒服
坐久了腰两侧不舒服
久坐后腰两侧不适可能与肌肉疲劳、腰椎压力增大或潜在疾病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腰肌劳损、腰椎间盘退变、泌尿系统疾病等,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腰肌劳损是久坐人群的典型问题,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乳酸堆积引发...[详细]
2025-11-27 08:09
坐久了腰两边疼怎么办
坐久了腰两边疼怎么办
久坐后腰部两侧疼痛可通过调整坐姿、热敷按摩、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腰部疼痛通常由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筋膜炎、泌尿系统疾病或妇科问题等因素引起。1、调整坐姿保持腰椎自然生理曲度是预防疼痛的关键。建议选择有腰部支...[详细]
2025-11-27 07:31
坐久了腰两边酸胀
坐久了腰两边酸胀
久坐后腰两侧酸胀通常与肌肉疲劳或姿势不良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由腰椎疾病引发。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诱因,日常需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并调整坐姿。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会导致腰背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发乳酸堆积。办公族、司机等职...[详细]
2025-11-27 06:53
坐久了腰部酸胀不舒服
坐久了腰部酸胀不舒服
久坐后腰部酸胀不适多与肌肉劳损或腰椎压力增加有关,可通过调整姿势、适度活动等方式缓解。长期久坐可能诱发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久坐时腰椎持续承受压力,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易产生乳酸堆积。建议每3...[详细]
2025-11-27 06:15
坐久了小肚子胀气怎么回事
坐久了小肚子胀气可能与胃肠蠕动减慢、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坐姿、热敷腹部、补充益生菌、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1、胃肠蠕动减慢久坐会导致腹腔压力增高,抑制胃肠正常蠕动。建议每...[详细]
2025-11-27 05:37
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后果
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后果
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长期可能诱发慢性疾病。作息紊乱会干扰人体生物钟,影响褪黑素和皮质醇的正常分泌,容易出现失眠、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长期熬夜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导致皮肤暗沉...[详细]
2025-11-27 05:00
左右胸不对称怎么调整
左右胸不对称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穿戴合适内衣、针对性锻炼、物理治疗或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多数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少数可能与乳腺疾病、脊柱侧弯等因素有关。1、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单侧睡姿或单侧背包,减少对胸部的不对称压迫。哺乳期女性需...[详细]
2025-11-26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