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三阴交、关元穴、子宫穴等穴位可辅助改善妇科问题,需配合专业治疗。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是肝脾肾三经交汇处。月经不调或痛经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5秒后放松,重复10次能调节内分泌。湿热型白带异常可配合艾灸此穴,每天15分钟。注意孕妇禁用,饭前饭后1小时避免刺激。
脐下3寸处,主治虚寒型妇科病。宫寒不孕者可用掌心顺时针揉按5分钟,配合红外线理疗灯照射20分钟。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睡前点按此穴,配合服用坤宝丸效果更佳。急性盆腔炎发作期禁用。
脐下4寸旁开3寸,针对器质性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涂抹薄荷精油后打圈按摩,每日2次。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时,用暖宫贴敷贴该区域8小时。按摩力度需轻柔,肿瘤患者禁止按压。
骶骨孔凹陷处,适用慢性盆腔炎。俯卧位时用按摩锤轻叩50下,搭配粗盐热敷30分钟。产后盆底肌松弛者配合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皮肤破损或腰椎间盘突出者慎用。
膝盖内侧上方2寸,主治血瘀型病症。经血暗黑有块时,拇指关节顶压此穴至酸胀,同时饮用藏红花茶。子宫肌瘤患者可在此穴拔罐,留罐不超过8分钟。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日常可饮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气血,经期后练习瑜伽蝴蝶式促进盆腔循环。穴位按摩需持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严重痛经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备孕女性按摩前应咨询中医师,避免影响黄体功能。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经期避免冷水刺激穴位。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