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通常是在怀孕6-8周进行,一般3次/周,每次为基本的产检项目,产检的意义主要是进行畸形筛查、染色体检查、血糖筛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对于第一次产检,多数医院会要求空腹,对于第二次、第三次产检,多数医院要求吃饭后进行。因为孕妇存在着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空腹进行产检,可以避免漏诊。
1、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建议孕妇在怀孕24-28周时进行糖耐量检查,以筛查孕妇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在检查前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可能会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但通常不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在检查前未控制饮食,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2、高血压:一般建议孕妇在怀孕20周左右进行血压的筛查,以筛查孕妇是否存在高血压。如果在检查前未控制饮食,摄入较多的盐分,可能会导致血压一过性升高,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3、肝肾功能:如果孕妇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比如转氨酶升高等,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除上述检查外,在每次产检时还需要进行尿常规、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一般要求孕妇在第1次产检时空腹,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检查需要空腹进行。第一次产检主要是对孕妇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比如测量体重、血压、血糖等,同时还要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了解阴道、宫颈是否存在异常。而第三次产检是在怀孕20-28周时进行,除了常规的尿常规、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外,还要进行B超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