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功能减弱多从40岁后逐渐显现,与激素变化、血管健康、慢性病、心理压力及生活方式相关。
睾酮水平在30岁后每年下降1%-2%,40岁后可能引发勃起硬度下降、性欲减退。补充睾酮需经医学评估,常用十一酸睾酮胶丸、睾酮贴片或注射剂。中医调理可选用淫羊藿、肉苁蓉等药材,但需避免自行滥用激素类药物。
动脉硬化会减少阴茎血流,45岁以上男性中约50%存在血管性ED。控制血压血脂是关键,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PDE5抑制剂可短期改善,严重者需考虑阴茎血管成形术或假体植入。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能增强血管弹性。
糖尿病患者10年内出现ED概率达50%,高血压和前列腺疾病同样影响功能。二甲双胍等降糖药需规范使用,前列腺增生可选择坦索罗辛或经尿道电切术。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PSA指标至关重要。
35-55岁男性因职场家庭压力易出现表现焦虑,心理性ED占比约20%。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短期可用达泊西汀改善早泄问题。夫妻共同参与治疗的成功率比单独就诊高40%。
长期吸烟者ED风险增加50%,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反应。建议逐步戒烟限酒,增加核桃、牡蛎等锌元素摄入。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能强化盆底肌,深蹲和臀桥也有助于改善勃起功能。
4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性功能评估,地中海饮食配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延缓功能衰退。南瓜籽含植物固醇有助于前列腺健康,三文鱼中的欧米伽3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睡眠不足会降低睾酮分泌,保证7小时优质睡眠比补剂更有效。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功能障碍时,需排除心血管疾病等潜在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