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尿频、尿急、尿痛,这些知识您需要了解
尿频: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3~5次,夜间排尿不超过0~2次,每次尿量200~400ml。如果排尿次数超过正常,称为尿频。
尿急: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即需立即排尿,常常由于无法控制而出现尿失禁。尿急的特点是每次尿量均较正常排尿减少,甚至仅有尿意而无尿液排出。
尿痛:尿痛是指排尿时由于病变部位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尿道、耻骨上区及会阴部不适感,主要为刺痛或灼痛。尿频、尿急和尿痛常同时出现,又称为尿路刺激征。
02经常出故障的男性第一
前列腺是男性的附属性腺,男性精液的成分很大一部分来自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男人名副其实的第一。超过50%的男性一生中都有可能患前列腺炎,很正常,不用担心。
传统分型方法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
为了能更好地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给予有的放矢、个性化治疗,目前推荐的分类方法是将前列腺炎分为Ⅰ、Ⅱ、Ⅲ、Ⅳ型。
Ⅰ型:相当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Ⅱ型:相当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Ⅲ型:即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Ⅲ型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均属于此类;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03尿频、尿急、尿痛,认清
1.病菌感染。由于尿道从前列腺中间穿过,因此,前列腺是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的,当人体受凉、过于疲劳或有不洁爱爱时,有很多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可以进入到前列腺,造成前列腺的感染和炎症。有部分的前列腺炎无法找到明确的感染因素的,考虑可能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2.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嗜食辛辣刺激食品等生活习惯也可能会诱发前列腺过度充血而引起前列腺肿胀。久坐、盆底肌肉长期挤压和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会造成后尿道、前列腺受压迫,造成尿液反流、血液循环不畅及盆底肌肉紧张或痉挛等,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
3.不适当的性生活。如爱爱过于频繁、忍精不射、频繁手淫或性幻想等,当性兴奋时,前列腺和精囊会发生高度充血,频繁的前列腺充血、肿胀,容易引起炎症反应。事极必反,长期禁欲、压抑性冲动也是不利的。因为青壮年前列腺液分泌较多,如不及时排泄,可造成前列腺液大量,反而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所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规律的性生活是有利的。
04您的排尿还正常吗?
前列腺炎的症状随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而各不相同。
Ⅰ型:表现为突然发病,寒战、发热,伴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血尿。
Ⅱ型: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Ⅲ型:表现为骨盆区域的慢性疼痛,可伴或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
Ⅳ型:无任何症状。
前列腺炎可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尿不尽,性功能障碍等,特别是慢性前列腺炎,伴随的慢性疼痛不适感,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由于慢性前列腺炎久治不愈,有一半的患者可能存在精神心理改变,如焦虑、抑郁、失眠、痛觉敏感、记忆力下降等。
大街小巷、电视广播类似这种广告铺天盖地,往往让人真假难辨。
05尿频、尿急、尿痛,一定要吃药吗?
1.治疗前检查项目。因为前列腺炎的症状不尽相同,所以诊断前列腺炎的检查项目也可能不完全相同,但主要有:尿常规、血常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和B超检查。比如初诊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尿常规、前列腺液和B超检查;而复诊患者只需接受前列腺液、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检查等。
2.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按摩是获取前列腺液的常规检查,它既有诊断的作用,也起到了治疗的作用。在接受检查的前一天最好不要有性生活,以免检查时前列腺液难以获取。同时,在接受检查的时候不要紧张,过度紧张会使肛门括约肌收缩,反而加重不适感。如难以忍受,可以示意医生中止检查。另外,在检查前最好先解小便排空膀胱。
3.针对治疗。前列腺炎的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前列腺炎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症状和病情变化使用不同的药物,千万不要自己随便买药吃。时断时续的不规范治疗和滥用抗生素是前列腺炎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治疗期间应严格定期复诊,并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特别是抗生素。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炎均需要接受治疗,比如部分非细菌感染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不用接受治疗。
4.一般治疗。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不好,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前列腺炎一般需要接受较长的治疗周期,患者需要保持足够的治疗信心和耐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勿熬夜、多运动、多饮水、不过度憋尿,以保持尿路通畅;适当、规律的性生活。
5.慎重选择其他治疗。慎重选择一些被夸大的治疗手段,比如经尿道、直肠及会阴等途径应用微波、射频、激光等物理手段进行热疗。不仅存在未知并发症的危险,确切疗效也并未被证实,且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对于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荐使用。而前列腺注射治疗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缺乏关于其疗效与安全性的有效证据,希望患者能谨慎考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