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女性可通过选择安全水域、做好个人防护、注意生理期护理、防范泌尿感染、警惕皮肤问题等方式保护自身健康。
优先选择水质达标、配备救生员的正规游泳场所,避免野泳。天然水域需确认无暗流、污染及危险生物,下水前观察警示标识。公共泳池需注意每日换水公示,避开人流高峰时段,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穿着合体泳衣避免走光,长发建议盘起或使用泳帽。佩戴防水耳塞、鼻夹防止进水,近视者选择专用泳镜。随身携带防滑拖鞋,避免赤脚接触潮湿地面引发真菌感染。贵重物品寄存更衣室柜中。
经期前三天尽量避免游泳,必要时使用卫生棉条并每2小时更换。游泳后及时清洗外阴,选择pH值4.5-5.5的弱酸性护理液。若出现瘙痒或异常分泌物,需暂停游泳并就医排查阴道炎。
游泳后立即排尿冲洗尿道,多喝蔓越莓汁或维生素C泡腾片水酸化尿液。避免长时间穿湿泳衣,及时更换干爽内衣。反复尿频尿痛需检查是否感染大肠杆菌等病原体。
泳前涂抹防水防晒霜,出水后尽快用清水冲洗氯残留。脚癣患者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预防复发,湿疹人群避免使用碱性洗浴品。出现红疹或蜕皮时需皮肤科就诊排除游泳池肉芽肿等疾病。
游泳后建议饮用生姜红糖水驱寒,补充含维生素E的坚果类食物修复皮肤屏障。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经期后三天再进行游泳锻炼。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时段避开强紫外线,每周游泳不超过4次以防氯制剂刺激。更衣时注意检查皮肤是否有异常红斑或破损,携带独立包装的碘伏棉签应急处理小伤口。中老年女性游泳时建议佩戴护膝,水温低于26℃时缩短单次游泳时间至30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