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适度运动有益健康,但高强度运动可能引发痛经加重、经量异常、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剧烈运动时子宫收缩频率增加,前列腺素分泌增多会刺激痛感神经。建议选择瑜伽猫式伸展、慢速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跳跃和腹部挤压动作。
下肢大幅摆动可能改变盆腔血流分布,导致经血逆流或流量突变。可尝试固定自行车、椭圆机、普拉提等器械训练,保持心率在100-120次/分钟。
铁元素随经血流失时,有氧运动耗氧量增加易引发头晕。补充动物肝脏、菠菜豆腐汤、红枣枸杞茶等高铁食物,配合快走不超过30分钟。
经期宫颈口微开,游泳池细菌或汗液污染可能诱发炎症。选择居家跳操应穿透气棉质内裤,运动后及时更换卫生用品。
过度运动影响黄体酮分泌,可能延长经期。建议排卵期后降低运动强度,经期前三天可进行冥想呼吸训练。
经期运动需根据体质调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避免跑跳。推荐摄入生姜红糖水温暖子宫,搭配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游泳需使用卫生棉条并控制时长,出血量大时暂停所有运动。保持每天30分钟低强度活动有助于促进经血排出,但出现眩晕、剧烈腹痛需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