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乳腺炎需从哺乳卫生、情绪调节、营养支持等多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包括正确哺乳姿势、及时排空乳汁、避免乳头损伤、保持充足休息及穿戴合适内衣。
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哺乳姿势,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乳头。哺乳时交替更换左右侧乳房,单侧哺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哺乳后可用食指轻压婴儿下颌帮助自然离乳,避免强行拉扯导致乳头皲裂。
每次哺乳后用手或吸奶器排空残余乳汁,尤其夜间需保持2-3小时哺乳间隔。乳汁淤积时可用温毛巾热敷后环形按摩乳房,从外围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挤,促进乳腺管通畅。
哺乳前后用清水清洁乳头,避免使用肥皂等碱性清洁剂。出现皲裂时可涂抹羊毛脂软膏或医用凡士林,哺乳前无需特殊清洗。选择纯棉透气哺乳内衣,避免化纤材质摩擦刺激。
焦虑抑郁会抑制催乳素分泌,增加乳腺堵塞风险。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减压,每天保证7小时连续睡眠。家人应分担育儿压力,避免产妇过度劳累。
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避免乳汁过度黏稠,可食用丝瓜、蒲公英等具有通乳作用的食材。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增强乳腺组织修复能力。
哺乳期女性需定期自查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或压痛。发现乳汁颜色异常、乳房局部红肿发热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日常可进行扩胸运动和肩部环绕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穿过紧内衣或侧卧压迫乳房。保持乐观心态和规律作息是预防乳腺炎的重要基础,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生菌调节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