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7天内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激素波动、压力、体重变化、药物影响或疾病因素有关。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不稳定,可能导致周期延长。短期推迟无需干预,长期紊乱需检查性激素六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长期焦虑、熬夜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延迟排卵。建议通过正念冥想、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缓解压力,严重者可短期服用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体脂率低于17%或超重30%以上会影响瘦素分泌,导致闭经。需制定科学减重/增重计划,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配合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逐步调整。
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可能使周期延迟2-4周。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如氟西汀或化疗药物也会干扰月经,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月经稀发,需通过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若推迟超过3个月,需排查垂体瘤等器质性疾病。
日常可食用当归红枣茶、榴莲等温补食物,避免生冷刺激。每周3次快走或游泳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经期注意腹部保暖。记录基础体温和月经周期,异常持续2个月以上建议妇科超声检查。备孕女性若周期不规则,需监测排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