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减退、头痛等,可能与感染、过敏、结构异常、肿瘤或外伤有关。
鼻塞多由鼻腔黏膜充血或分泌物增多导致,常见于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急性感染引起的鼻塞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缓解,慢性鼻塞需排查过敏原或考虑手术治疗,如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选用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清水样涕多见于过敏性鼻炎,脓性涕提示细菌性鼻窦炎。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长期流涕需检查鼻内镜排除脑脊液鼻漏,过敏性患者可尝试孟鲁司特钠联合免疫疗法。
前鼻孔出血多因黏膜干燥或外伤,后鼻孔出血可能与高血压、血液病相关。紧急处理采用坐位前倾压迫鼻翼,严重出血需电凝止血或鼻腔填塞。反复出血者建议检查凝血功能,维生素K缺乏可补充菠菜、动物肝脏。
短暂嗅觉障碍常见于感冒,持续减退需警惕鼻息肉、阿尔茨海默病。鼻息肉患者可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内镜手术,神经性嗅觉障碍可尝试锌剂补充。嗅觉训练如每日嗅闻柠檬、玫瑰精油可能改善功能。
鼻源性头痛多集中在眉弓、面颊,晨起加重见于鼻窦炎。急性期使用布洛芬缓解疼痛,慢性鼻窦炎需抗生素联合鼻窦冲洗。真菌性鼻窦炎需手术清创,筛窦炎可能引发眶内并发症需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用力擤鼻。饮食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甜椒,过敏体质减少海鲜摄入。鼻腔干燥可使用凡士林涂抹,坚持有氧运动增强黏膜免疫力。出现单侧鼻塞伴血涕、面部麻木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