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障碍的原因较多,可能与血糖升高、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原因
1.血糖升高:由于长期高糖饮食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导致血糖持续增高,可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增强,使体内水分增多而产生大量尿液;
2.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常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若累及膀胱时,也可影响到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系统,从而出现排尿障碍的情况;
3.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微小动脉壁细胞受损后,可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进而刺激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造成肾脏浓缩功能下降,此时即使饮水量较少也会有较多的尿液排出体外。
二、治疗
对于上述情况引起的排尿障碍,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如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以及谷维素片、维生素B6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改善症状。如果效果不佳,则需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梗阻。
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适当运动,以减轻体重,并注意低糖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