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绝经后五个阶段对钙质需求显著增加,需针对性补充。
骨骼快速发育需大量钙质,每日需求达1300mg。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酸奶、奶酪替代牛奶,搭配维生素D3促进吸收。负重运动如跳绳、慢跑刺激骨形成,钙剂建议选择碳酸钙或柠檬酸钙。
胎儿骨骼发育消耗母体钙储备,孕中晚期每日需1200mg。膳食优先选择虾皮、芝麻酱等高钙食材,出现腿抽筋需排查低钙血症。医生可能开具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配合凯思立D咀嚼片补充。
每升母乳含钙340mg,产后骨质流失风险高。早晚各250ml强化AD钙奶,食用荠菜、豆腐干等非乳制品钙源。超声骨密度检测发现严重缺乏时,需短期使用骨化三醇胶丸调节钙代谢。
雌激素下降加速钙流失,年流失率达3%-5%。豆浆、羽衣甘蓝等植物雌激素食物协同补钙,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每周3次。临床常用阿仑膦酸钠抑制破骨细胞,配合钙尔奇D维持血钙浓度。
骨质疏松风险骤增,脊椎压缩骨折多发。骨健康补充剂应含维生素K2引导钙沉积,鲑鱼、沙丁鱼提供天然VD。唑来膦酸每年静脉滴注1次,搭配震波治疗改善骨微结构。
全周期补钙需配合每日30分钟日照,避免咖啡因影响吸收。更年期后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膳食中紫菜、杏仁与低脂乳制品交替摄入。太极拳等平衡运动预防跌倒骨折,血钙检测值应维持在2.1-2.6mmol/L区间。绝经超过5年者需评估椎体形态,必要时进行椎体成形术干预。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