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剩余10%属于终末期肾病,生存期受透析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营养状况、并发症管理及生活习惯五方面因素综合影响。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3次,每次4小时,可替代部分肾脏过滤功能;腹膜透析通过腹腔透析液每日交换4-5次,更适合居家操作。两种方式均需长期坚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五年生存率可达50-60%。
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胰岛素治疗将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联合ARB类降压药如缬沙坦,既能降压又可减少蛋白尿。原发病控制良好者,生存期较未控制者延长3-5年。
低蛋白饮食每日摄入0.6-0.8g/kg优质蛋白,选择鸡蛋清、鱼肉等生物价高的食物。限制钾、磷摄入,避免香蕉、坚果等高钾食物,服用碳酸钙等磷结合剂。营养不良会加速病情恶化,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需保持在35g/L以上。
心血管疾病是主要死因,需定期检查心功能,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服用西那卡塞,严重者手术切除甲状旁腺。及时处理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可避免突发死亡。
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000ml,戒烟戒酒减轻心血管负担。适度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诱发病情急性加重。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建立包含优质蛋白、低磷低钾的个性化饮食方案,每日摄入热量30-35kcal/kg。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注意监测血压、尿量及水肿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部分患者通过规范管理可存活10年以上。肾移植是最终解决方案,匹配成功后可显著改善预后。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