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发生溶血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相同而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
一、原因
1.母胎血型不合:如果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同,则在分娩时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从而出现贫血、黄疸等症状;
2.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Rh阴性的女性怀孕后体内会产生针对Rh阳性的IgG类特异性抗体,当再次妊娠或生产Rh阳性胎儿时,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进而引发溶血。
二、治疗
1.一般治疗:对于轻度黄疸且无其他症状者可进行观察处理,无需特殊治疗,若发现患儿皮肤发黄明显,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蓝光照射的方法来退黄,并注意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
2.药物治疗:对于重度黄疸并伴有胆红素脑病表现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人血白蛋白降低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浓度,同时配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必要时还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者还需考虑换血疗法以及光照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建议家长及时带刚出生的婴儿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