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女性健康 > 女性生活常识 > 正文

仰卧起坐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 2025-06-17 09:0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仰卧起坐能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改善体态、促进脂肪燃烧、缓解腰背疼痛、提升运动表现。主要有锻炼腹直肌、强化腰椎稳定性、加速新陈代谢、矫正骨盆前倾、提高身体协调性等作用。

1、锻炼腹直肌:

仰卧起坐直接刺激腹直肌,通过反复收缩拉伸增强肌肉纤维。长期练习可使腹部线条更清晰,肌肉耐力提升约40%。建议配合呼吸节奏,避免颈部代偿发力。

2、强化腰椎稳定:

该动作需要腰背部肌肉协同发力,能增强竖脊肌和多裂肌力量。研究显示规律训练者腰椎间盘压力减少25%,但需注意保持脊柱自然曲度,动作不规范可能加重腰椎负担。

3、加速代谢燃脂:

中等强度仰卧起坐每小时消耗200-300大卡,持续锻炼可提升基础代谢率约15%。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模式,如30秒快速练习接30秒休息,能更有效激活褐色脂肪组织。

4、矫正体态问题:

针对骨盆前倾人群,适度仰卧起坐可平衡髂腰肌与腹肌力量。临床观察显示每周3次训练,8周后骨盆倾斜角改善5-8度,需搭配臀桥等拮抗肌训练效果更佳。

5、提升运动表现:

核心力量增强后,跑步蹬地效率提高12%,游泳转身速度加快8%。运动员常将仰卧起坐作为基础训练,但需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腹肌劳损。

建议每周进行3-4次仰卧起坐训练,单次不超过15分钟,可分3组完成。训练前后需进行5分钟动态拉伸,重点活动髋关节和脊柱。饮食上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每公斤体重1.2-1.5克,补充维生素D促进肌肉修复。中老年人群可改为卷腹变式,用瑜伽垫减轻尾骨压力。女性生理期避免过度挤压腹部,经期后三天再恢复训练。长期伏案工作者可每小时做10个简易版,预防腰肌劳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女性做仰卧起坐的好处
女性做仰卧起坐能增强核心肌群、改善体态、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辅助减脂塑形、缓解腰背疼痛。1、核心强化:仰卧起坐主要锻炼腹直肌和腹横肌,长期练习可提升核心稳定性。核心肌群力量不足易导致腰酸背痛,建议每天分组完成3组,每组15-20次。初期...[详细]
2025-05-17 08:32
仰卧起坐的十大好处
仰卧起坐作为经典的核心训练动作,对提升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有多重益处,主要优势包括增强核心肌群、改善体态、促进消化、辅助减脂、缓解腰背疼痛、提升运动表现、预防妇科疾病、强化心肺功能、延缓衰老以及增强身体协调性。1、增强核心肌群:仰卧起坐...[详细]
2025-06-17 09:01
女人练仰卧起坐的害处
女性长期过度练习仰卧起坐可能引发腰肌劳损、骨盆压力增大、颈椎损伤等问题。主要风险包括腹直肌分离加重、腰椎间盘压力增加、盆腔器官下垂风险、运动损伤概率上升、体态失衡等。1、腹直肌分离:产后女性或腹壁薄弱者频繁进行仰卧起坐可能加重腹直肌分...[详细]
2025-06-01 08:35
女人做仰卧起坐的危害
女性长期或错误进行仰卧起坐可能引发腰肌劳损、骨盆压力增加、颈椎损伤等问题。主要危害包括腹直肌分离风险、腰椎间盘突出隐患、盆腔器官下垂、运动损伤加重、呼吸模式异常。1、腹直肌分离:产后女性或核心肌群薄弱者频繁仰卧起坐可能加重腹直肌分离。...[详细]
2025-05-22 15:39
仰卧起坐能减腰部赘肉吗
仰卧起坐能减腰部赘肉吗
仰卧起坐无法直接减少腰部赘肉,局部减脂效果有限,需结合全身减脂与核心训练。1、局部减脂误区:脂肪消耗是全身性过程,仰卧起坐仅能强化腹直肌,无法定向分解腰部脂肪。腰腹脂肪堆积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相关,单纯腹部训练难以突破脂肪细胞代谢规律...[详细]
2025-05-15 13:37
治疗胃下垂的仰卧起坐
治疗胃下垂的仰卧起坐
胃下垂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伴有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较低有关的症状,如上腹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暖气及便秘等。有时感觉腹郎深处隐痛。患者餐后、多站立及劳累后上腹不适常加重。此外尚有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详细]
2023-11-13 14:17
女性做仰卧起坐好吗
女性做仰卧起坐对核心肌群锻炼有益,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有生理期状态、腰椎健康、运动基础、动作规范性、锻炼目标。1、生理期影响:月经期间避免高强度腹部训练。盆腔充血状态下过度挤压可能加重痛经,建议选择低强度瑜伽或散步。...[详细]
2025-06-10 05:30
女生做仰卧起坐伤子宫
女生做仰卧起坐伤子宫
仰卧起坐不会直接损伤子宫,但错误的动作姿势可能引发盆腔压力增加或肌肉拉伤。主要风险包括腹直肌过度紧张、盆底肌代偿性收缩、腰椎受力不均、呼吸方式错误以及经期运动强度不当。1、腹直肌紧张:过度卷腹动作会导致腹直肌持续收缩,可能造成肌肉疲劳...[详细]
2025-06-01 08:33
做仰卧起坐让女性远离疾病的困扰
做仰卧起坐让女性远离疾病的困扰
据医生介绍,仰卧起坐是发展躯干肌肉力量和伸张性的一种方法,能很好地锻炼腹部肌肉,腹部肌肉收紧可以更好地保护腹腔内的脏器。杨医生说,女性做屈膝仰卧起坐,能锻炼腹股沟。腹股沟有许多毛细血管和穴位,做仰卧起坐刺激血管,促进腹部血液循环,从而...[详细]
2023-11-14 08:03
做仰卧起坐让女性阔别疾病的困扰
做仰卧起坐让女性阔别疾病的困扰
据医生先容,仰卧起坐是发展躯干肌肉气力和伸张性的一种方法,能很好地锻炼腹部肌肉,腹部肌肉收紧可以更好地保护腹腔内的脏器。杨医生说,女性做屈膝仰卧起坐,能锻炼腹股沟。腹股沟有很多毛细血管和穴位,做仰卧起坐刺激血管,促进腹部血液循环,从而...[详细]
2023-12-14 15:33
小腹疼应该怎么缓解
小腹疼应该怎么缓解
小腹疼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小腹疼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肠道痉挛、盆腔炎等因素有关。1、热敷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对下腹部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持续15-2...[详细]
2025-09-20 08:47
小腹疼下体痒怎么回事
小腹疼下体痒怎么回事
小腹疼下体痒可能由阴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外阴湿疹、生殖器疱疹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阴道炎阴道炎通常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可能伴随小腹隐...[详细]
2025-09-20 08:09
小腹酸胀是怎么回事
小腹酸胀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前列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摄入过多产气食物或生冷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详细]
2025-09-20 07:31
小腹酸溜溜的怎么回事
小腹酸溜溜的感觉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盆腔充血、激素水平波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调理、抗感染治疗、妇科检查、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规律或进食...[详细]
2025-09-20 06:53
小腹软软的怎么回事不疼
小腹软软的无疼痛感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轻度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胃肠功能紊乱、激素水平波动、盆腔器官轻度充血等。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就医排查。胃肠功能紊乱时可能出现小腹柔软但无痛感的情况,与饮食不规律或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有关。激素水平...[详细]
2025-09-20 06:15
小腹软绵绵的是什么
小腹软绵绵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腹肌松弛、盆腔疾病等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饮食不当、缺乏运动、产后恢复不良、慢性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等。1、饮食不当短期内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可能导致肠道胀气使小腹...[详细]
2025-09-20 05:37
小腹肉硬的和软的区别
小腹触感偏硬或偏软可能与脂肪分布、肌肉状态、内脏健康等因素有关,通常需结合具体症状综合判断。小腹触感偏软多与皮下脂肪堆积相关,常见于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脂肪组织质地松软且可移动,按压时无明显抵抗感,可能伴随腰围增粗等表现。适度增...[详细]
2025-09-20 05:00
小腹难受是怎么回事
小腹难受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肠道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量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小腹...[详细]
2025-09-19 17:00
小腹经常胀气是什么原因
小腹经常胀气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胀气通常表现为腹部膨隆、按压有弹性感、伴随打嗝或排气增多等症状。1、饮食不当进食过快、吞咽空气或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可能导致胀气。豆类、洋葱、西蓝花...[详细]
2025-09-19 16:22
小腹很胀气感觉肚子大
小腹胀气伴随腹部膨隆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或肠道疾病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热敷按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常见诱因包括进食过快、产气食物过量、肠道菌群失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等。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豆类、洋葱、西蓝花等产气...[详细]
2025-09-19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