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药物主要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短效避孕药、中成药等。选择药物需根据痛经类型原发性或继发性、症状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
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子宫痉挛性疼痛,适用于轻中度痛经。对乙酰氨基酚镇痛作用温和,胃肠道刺激较小,但抗炎效果较弱。萘普生作用时间较长,可维持8-12小时止痛效果。这类药物需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用效果更佳。
含雌孕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能抑制排卵,减少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分泌。适用于合并月经紊乱或需要避孕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需连续服用21天。常见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
元胡止痛片通过活血化瘀缓解气滞血瘀型痛经,益母草颗粒适合寒凝血瘀引起的经期腹痛。桂枝茯苓胶囊可改善子宫微循环,需经前一周开始服用。中成药需辨证使用,疗程通常需3个月经周期。
盐酸屈他维林可直接松弛子宫平滑肌,快速缓解急性疼痛。间苯三酚能选择性作用于痉挛的子宫肌层,不影响正常收缩。这类药物适用于对非甾体药无效的严重痉挛性疼痛。
维生素B6可调节神经递质减轻经期不适,镁制剂能缓解肌肉紧张。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继发性痛经,可能需要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专科药物。
痛经期间建议保持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适量饮用姜茶或热牛奶有助于缓解不适。规律进行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需及时排查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器质性疾病。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