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可以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来判断是否为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指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而发生的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一、病史:如果患者有输血史或者长期服用抗疟药史,则可能是由于药物导致的溶血性黄疸;如果患者近期有过感染史或妊娠期,则可能与病毒性肝炎有关;如果患者存在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等,则可能存在先天性的溶血性黄疸。
二、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黄染的情况,并且还会对腹部进行触诊,了解肝脏是否有肿大和压痛等情况。还需要对脾脏进行触诊,了解其大小和质地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检查:尿液中出现大量的胆红素结晶,提示可能存在溶血性黄疸;
2.C反应蛋白检测:C反应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溶血性黄疸的表现之一;
3.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人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在0%-1%之间,当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时,说明机体处于溶血状态;
4.总胆红素测定:总胆红素的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通常可以诊断为溶血性黄疸;
5.结合珠蛋白测定:结合珠蛋白数量降低,可作为溶血性黄疸的辅助指标。
除上述检查外,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CT等,帮助明确病因。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以便于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